百年週期已到!「中大型規模地震」成警訊 學者:恐有8.0以上強震

1月3日傍晚17時46分許,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達6.0地震。中央氣象局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在記者會中說明,這起地震屬於淺層地震,發生在板塊隱沒帶的前緣,而板塊隱沒帶的地震近1、2年較為活躍,氣象局一直在關注。有學者提醒,現在是隱沒帶地震「活躍期」,最值得注意的是「海溝型地震」。海溝型地震週期為100年,距上次1920年發生後已超過百年,未來很可能發生8以上規模的地震。

 

 

陳國昌表示,3日發生的地震,是因菲律賓海板塊推擠歐亞大陸板塊,並於交界前緣處堆積出海脊,隱沒帶逐漸向下深入後拉動增積岩體所產生的陷落,稱之為弧前盆地。這起地震就是發生在這兩個弧前盆地之間,也是今年第一個編號1號的地震。

近兩年來板塊隱沒帶的地震頻發,1980年以來僅發生過4起規模6以上的地震,最大規模為6.8。台灣年平均規模6的地震約2.5個,去年地震規模6以上的就有4個。陳國昌指出,預估3日的地震是延續去年地震頻繁的現象。

 

▼針對這次地震,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分析,數百年來地震週期都是陸地先出現「中大型規模地震」,才進入「大型隱沒帶地震」。海溝型地震因為錯動距離大,地殼調整後一般會有長達數十年的中大規模地震,接著進入平靜期,再來就是活躍期。上世紀跟上上世紀都是這樣的週期。

 

李錫堤指出,海溝型地震的週期以百年計算,按照時間來推算,上次出現規模8.0的地震是在1920年;在上一次規模7.6的地震則是在1815年,大約都是經過百年前後會有一次大地震。根據海岸GPS觀測,東部海岸近幾年都在下沉,這代表海溝型地震前所發生的地形現象。而從1920年到現在已經過101年,未來很可能發生規模達8以上的強震,需要多多關注。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來源:網路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