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財務習慣出爐! 2成一週內「無法籌出10萬」:3成零存款

你有儲蓄的習慣嗎?台灣金融研訓院發布的「2020台灣金融生活調查」報告顯示,有近2成台灣民眾無法在一周內籌到10萬元;有3成民眾幾乎沒有儲蓄,很多民眾都處於財務脆弱的狀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「台灣金融生活調查」透過電話訪查全台22縣市,共2萬2061名台灣民眾。調查結果顯示,有47%的家庭年收入低於80萬元。對照家庭收支調查結果的平均支出水準,最後顯示入不敷出的情況。

在應對緊急財務風險方面,結果也讓人非常擔心。有19.5%的民眾無法在一周內緊急籌到10萬元,包括向親友借款都無法辦到;還有15.5%的民眾連支應生活都有困難。一旦出現突發情況,比如失業、急病或意外等衝擊,根本沒有足夠的緩衝來應對,更沒有恢復能力。

 

▼在儲蓄方面,調查顯示3成民眾沒有儲蓄或儲蓄在4萬元以下。不過27.3%的民眾儲蓄在75萬以上,認為自己的儲蓄很充足;認為自己有適當儲蓄,儲蓄為12萬至23萬的卻只有9.3%。這說明民眾在儲蓄上面臨兩極化現象。民眾的銀行帳戶持有率超過9成,但45%的民眾只會使用存提款、轉帳與匯款這一些基本功能,根本不知道還有其他的功能可以用。

 

在借貸方面,近4成民眾有餘裕透過金融機構借款來購屋與投資;11%民眾即使有緊急需求,也無法獲得借貸。整體來說,台灣民眾緊急籌資仍以個人儲蓄、親友借貸為優先,向金融機構借款主要是為了購屋、投資等有擔保貸款為主。至於不能向金融機構借貸的原因,73.2%的民眾認為是自己信用不足。

 

▼台灣的保險滲透率世界第一,但25%沒有額外保障型的保險,主要還是儲蓄險。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表示,台灣人先天的投保觀念對於「保障」不夠重視,認為保險應該「即便無理賠仍可返還保費」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根據調查結果,黃崇哲建議政府針對經濟脆弱的族群給予金融知識的協助,比如可以建立金融的「張老師生命線」。現在台灣民眾遇到財務問題只能找理專,很容易出現不當銷售等情況。如果政府機構建立中立的財務諮詢與輔導專線,再加上緊急性低利貸款或扶助性無息貸款等等,會有很多人受益~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 

 

來源:網路資料

你可能也會喜歡